第(2/3)页 他心里非常清楚,燕王特意强调这一职位绝非偶然,背后必定有着深意。 这其中所蕴含的种种可能,无论是对自己仕途的影响,还是牵扯到更为复杂的朝堂局势。 都让林渊不敢有丝毫懈怠,他的内心瞬间涌起无数猜测与担忧。 “四殿下,下官已经派人去马场寻找了,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有消息。 您现在喝的这个茶叫‘凤凰单丛’,乃是与大红袍和金骏眉齐名的冬片珍品。 我们林大人平时一直都是用来招待贵客的,今天下官算是跟您沾了一点光,否则也喝不到这么好的茶啊!” 身为燕王,见多识广的朱棣,对世间诸多事物皆有着深刻的认知与见解。 茶之一道,自然也在他的了解范畴之内。 他心里明白“冬片”和“冬茶”,乍一听这二者名称,仅仅只有一字之差。 然而在价值层面,却宛若云泥之别,有着天壤之别。 毕竟对于广大茶农而言,一年之中最后一次的收成。 无论茶叶品质如何、采摘区域在哪,都一概可以笼统地称为冬茶。 换而言之,只要是在霜降节气往后采制的茶叶,茶商们便能够将其当做冬茶,对外进行宣传售卖。 这使得冬茶在市场上的数量相对较多,品质也参差不齐。 然而相比之下,“冬片”的生长环境则显得极为极端,通常是在时值低温又干旱的冬季生长。 在这样恶劣的气候条件下,茶叶的生长状况充满了不确定性,完全无法预期。 一方面低温可能随时抑制茶树的生长,让茶叶的发育停滞。 另一方面,干旱又可能导致茶树缺水,影响茶叶的鲜嫩度和口感。 另外在这种艰难的生长环境下,茶树更容易遭受各种病害的侵袭。 这就需要茶农们花费更多的心思去关照,时刻留意茶树是否出现病害问题。 一旦发现,必须迅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。 否则可能就会导致整片茶园的茶叶受损,进而影响到最终的收成。 如此一来,“冬片”的产量自然是极为稀少。 品质上乘者更是凤毛麟角,其价值远远高于普通的冬茶。 即便是按照改革以后的大明官员收入水平,至少也得需要一品以上的官员,才能享受得起这么奢侈的茶中珍品。 想到这里,朱棣顿时就明白了这些“冬片”的来源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