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这是十五岁的楚谣。 一晃两年,开始的不适已渐渐散去,楚谣也渐渐融入到这童年时充满烟火气的生活。 她甚至有些遗忘了自己真实的模样,那弄神捉鬼、高来高去的身姿,就像是黄粱一梦,那么地不真实。 “呦,老周,我还是第一次见你这店里有跑堂的女娃,这是什么时候新添的姑娘啊。” 来客的声音打断了楚谣的思路。 “礼部大人说笑了,这是我表亲家的孩子。之前一直在乡下生活,我看她机灵,就带着来店里帮帮生意、长长见识。谣儿,还不快来见过刘大人。” “小女楚谣,见过大人。”见店长示意,楚歌便过来见礼。 “嗯,不错不错!老周啊,今天本官带来的可是一位贵客,有什么好酒好菜可不要再藏着掖着,全都记在我的账上!” “大人您放心吧,周叔那些佳酿藏在哪儿我可一清二楚,只要您开口,莫说那女儿红,就是琼花露我也能给您搬来!” 这周姓男子头戴乌冠、身披红袍,浓眉大眼,一看就是朝廷中人,听到楚谣这话,不禁捧腹大笑。 “这女娃说话倒是有趣!好,只要你今天把我的贵客招待好了,少不了你的赏钱!” “好嘞,您楼上请——”楚谣引客上楼,眼睛一瞥,看到这位大人身后、除了七八位和他打扮相仿的官员亲眷,还有一位古怪的客人: 这是一位样似古稀、白须髯髯的道袍老者,步子稳健,一副仙风道骨,气度令人侧目。 十五岁,正是好事的年纪。楚谣心里好奇,趁着跑堂的功夫,偷偷从门缝里向几人所在的雅间望去。 这一望不要紧,却是把她吓了一跳。 只见那老道士右手在一位小辈头上一扣,那少年的头上便忽然升起了云雾,云雾之中五颜六色、煞是好看。 屋内众人竟被这变化惊得目瞪口呆,唯有那老道捻捻长须,微笑开口: “恭喜刘小友了,这还真是虎父无犬子啊。” “这…我…我能修仙了?我要当仙人了?”刘昭的脸上显出狂喜之色。 “好!好!好!”那位刘大人也是被这天大的馅饼弄得喜形于色,连道了三声“好”字。 “昭儿,快,还不快拜见师父!” “师父在上,请受徒儿一拜!”刘昭压抑住自己狂喜的心情,伏地行了拜师大礼。 周围几位官员眼光复杂,但口中贺喜之词不停。家中走出了一位仙人,这可是能够荫庇几世子孙后代的福分啊! 刘大人自然也是乐的合不拢嘴。就在此时,门外竟发出一声巨响。 众人扭头望去,竟是先前见过的打杂小女孩,手足无措地站在那儿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